|
正大剧场当年放过很多不错的电视剧,也是配音的精品,奇怪为什么以后再也不重播了。英国政治讽刺剧《是,大臣》(Yes, Minister)脚本精彩,讽刺辛辣,语言生动,让我多少年都念念不忘。后来我在旧书摊里淘到它的剧本,译名为《新官场现形记——内阁大臣的日记》,看得我在宿舍半夜三更笑得睡不着觉,没把当初上铺那位姐姐吓死。
这部电视剧故事讲新任大臣来到行政事务部的种种遭遇,短小精粹,每集半个多小时。1980年开始在英国BBC二套播出,立刻脍炙人口,万人空巷。据说在演这部戏的时候英国下院里老是找不着人,大家都看电视去了。首相撒切尔夫人也迷上了,甚至亲自为它演了一个片断。后来,又拍续集,叫主人公升官,成了《是,首相》。
正大剧场演的只是前六集,大概也只引进了这么多。记得是上海电视台向上译厂借演员配音的。乔榛配行政事务部大臣吉姆·哈克,尚华配政务次长、文官汉弗莱· 阿普比,杨晓配哈克的秘书、文官伯纳德,童自荣配哈克的政治顾问弗兰克。这部戏牵涉到英国的政治体制,主要矛盾是政客和文官之间的斗争。英国的官僚分两种:政务官和事务官(文官),文官有独立体系,不随政党进退,维持政府日常事务,有相当大的权力。文官制度到80年代已经露出严重的弊端,对政府的效率低下、官僚主义负有很大责任,这部戏可以说矛头尖锐、直指时弊。(哼哼,我看八成这就是它在我们这里重播不了的原因,肯定有人看了会不舒服喽。)几个主人公个性特别生动鲜明,大臣外强中乾、虚荣胆小;老文官老奸巨滑、狡黠世故;喜欢咬文嚼字的年轻秘书在两个主子之间走钢丝,大智若愚;政治顾问冲动不知深浅。这几个人凑一块,笑料爆棚。
这部电视剧被英国电影学院评为史上十大最佳节目之一。
以上转自verycd
一鼓作气,看完了80年代英国的情景喜剧《是,大臣》和《是,首相》。两部戏之间有桥段相连,看成一部戏也行。
剧中以吉姆·哈克为代表的政务官(政客),先作行政事务部部长,后作英国首相,而以汉弗雷爵士为代表的事务官(文官),先作部办公厅秘书长,后作内阁秘书长。整部戏就围绕着政客与文官既合作又斗争这一矛盾展开。
权力划分上,政客负责制定政策,文官负责执行,危急时刻要互相掩护,互相包庇,互相补台,共度难关,这是合作;政客虽然贵为一部之长,一国首脑,但铁打的文官流水的宰相,在实际的政治操作中,权力却被把持在文官手中(包括首相上台)。政客代表的是政党集团的利益,凡事以争取选票为第一要义,所以要改革,而改革,种种精兵简政之举无疑会触及到文官集团的利益,所以会被文官集团以千方百计阻挠,这是斗争。双方互寻小辫——没有辫子就创造一条,而最后往往以妥协告终。
媒体也是权力的一端,有意向媒体泄露消息互为攻讦是惯常之举,但媒体也有自身的利益,也可以通过种种手段加以影响,令其关键时刻掉链子。另有种种利益集团,都在相互的博弈下各得其所,可谓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
与看惯了的美国情景喜剧不同,这部喜剧中的人物都是衣冠楚楚的英国绅士,以西服之笔挺衬政途之崎岖,以人物之光鲜衬政治之丑暗,倍增其乐。
英国的政治是贵族政治,精英政治,剧中的文官都是出身牛津剑桥的高材生,誓死捍卫“天不变,道亦不变”的文官体质。每当要阻止某项议案,就开始满嘴拽文,从句套从句,转折再转折,绕口令般的英语听得政务官如坠云里雾里。不过要想学英语,牛津英语,这部戏是最好的教材。
这部戏也是英式幽默的最好教材——那种学院式的幽默,机智辛辣,谑而不虐。原本同时在看几个情景喜剧,看完这个,再看《IT一族》、《布莱克书店》,都觉得寡然无味了。
当年上海译制片厂译制了六集,找了片段来看,乔榛的吉姆·哈克正气太有余,配不出吉姆·哈克内里的虚弱。尚华那种懒洋洋的音调配斯坦尼斯拉斯、巴依老爷自是没的说,但配不出汉弗雷这种当代文官的风度做派。反倒是杨晓配吉姆·哈克的秘书伯纳德挺合适,不过毕竟他话不是最多的,但“言必有的”,精密的大脑总能发现首相语言中的逻辑错误,是坐在角落“一不小心”把实话说出来的那个人。
听说由这部戏的剧本改编的书《一个内阁大臣的日记》有中文译本,上孔夫子查,当年一块三的小书已经标到了六十块,网上有pdf版本的可以下载,但的确不如看中英文双语对照的视频那么过瘾。
撒切尔夫人是这部戏的大粉丝,肯定是心有戚戚才如此,还自己写了一回,她自己去的首相。我之前是《Seinfeld》迷,现在又要作“臣粉”(肠粉?)和“首丝”(寿司?)了。
特发宏愿:把已经下载的字幕整理成剧本,自己好好学习,同时推广牛津英语。
以上转自lila的新浪博客
本人语:破烂熊的翻译很不错。
《是,大臣》在线:http://www.youku.com/playlist_show/id_2305969.html
《是,首相》在线:http://www.youku.com/playlist_show/id_2084526.html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