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一只橄榄球 十年见曙光(图)
2011-09-29 08:04 来源:文汇报 作者:王彦
俱乐部教练安格斯指导孩子们练习橄榄球。 本报记者 金昊摄 “天神的欢娱,生命的动力。”这是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对体育的歌颂。但“全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20年下降”,却让人发现了中国年轻一代的隐忧。
是什么造就了“宅一代”?群众体育领域专家、首都体育学院教授王子朴说,最主要的是重文轻武的传统思想。拿什么拯救“宅一代”?答案却无法一言以蔽之。我们姑且从一家橄榄球俱乐部说起,讲讲他们在10多年间与“宅一代”的交锋故事。
大篷车的笑,散了又聚
从市中心驱车20公里,便是外高桥森兰绿地生态公园。2009年起,瑞可碧橄榄球俱乐部租下了这里的大片绿地。一个工作日的午后,草坪上满是10来岁的孩子,投掷、跑位、打滚。每周二至周五下午,俱乐部都会派车将市区的孩子们迎来送往。
英式橄榄球俱乐部上海独此一家。成立15年来,有会员700多人,其中外籍人士占九成。俱乐部负责人金千帆说,他们最大的成就是为超过千名学生提供免费培训。
1996年,30多名在沪工作的老外,割舍不了运动情怀,于是组建俱乐部。加入的人越来越多,大家觉得俱乐部该有正规运行模式,金千帆说,“在西方,每个运动俱乐部必有附属公益项目,这约定俗成。”当2000年俱乐部在金桥有了固定场地,他们便把橄榄枝伸向了市区学校。
万事开头难,尽管俱乐部再三申明承担所有培训相关费用,即便第一个受邀的学校徐汇区一中心小学里恰好就有俱乐部成员,但老师、家长心里都很疑虑没有天上掉下的馅饼,这几乎是所有人的第一反应。第一次,大巴拉来20多个孩子,还有家长跟着。
不收一分钱的俱乐部坚持了下来。最大的开销是交通,一个月支出近20万元。更难的问题是场地。俱乐部本为老外们自娱自乐,场地要求并不高,但既然要承担社会责任,场地就不能将就。2007年原场地合约到期,新地方还未落实,俱乐部的公益计划被迫暂时搁置,“没地方停车,没法准备饮用水,没地方让师生休息,不得已只能暂停。”金千帆说,自己很怀念每次孩子们来时那洒满一车厢的欢笑,他称之为“大篷车的笑”。2009年,外高桥集团借给俱乐部这片森兰绿地,这样一来“大篷车的笑”重又归来。
如今,做出名堂的俱乐部开始“顾客”盈门,并加入了市教育局“运动小健将”计划。黄浦区全部20所小学及宝山、浦东等地的学校慕名前来。校长们的理由很一致,“希望孩子们在天地间真正地跑起来、动起来。”
人际间的刺,拔了又长
数年来的风雨无阻,橄榄球在孩子们身上留下了烙印,虽然大多孩子只在四年级时接触一学年的橄榄球,但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已经显现,“男孩子变得更像男子汉,女孩子变得更大气。”吴老师很骄傲,“那些碰撞在球场上都经历过了,平时一些小碰擦还有谁会斤斤计较?”
曾有人将人际关系比喻成豪猪之间的关系,离得远会觉得冷,靠近了又会互相扎到对方。自从金千帆加入橄榄球这个“社交功能强大”的项目后,他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把刺拔掉、相互取暖的奇妙感觉。他说,作为社会希望的年轻一代,都有必要来体验一下这种感觉。
可惜的是,平日的活动都是学校组织前来,一旦毕业升学,孩子们的橄榄球课也就不复存在。10年来,徐汇区一中心至少有500名学生参加过俱乐部活动,但毕业后希望能在周末继续打球的却只有两三个,“几乎每个孩子都真心喜爱运动,但很难有家长能无视升学的压力。”吴老师不无遗憾,孩子们再大的兴趣、老师们再多的支持,也敌不过“升学”二字。
“中国还没有形成一种大众性的‘生活体育’观念。外国人碰到任何体育比赛,都会当做一个节日盛会去参加,这种快乐是生来融在他们骨血里的。而在国内,我们还需静心等待量变早日质变。”用金千帆的话来说,就是等人际关系的刺拔了又长、长了再拔,几次三番、日久天长,总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天。
本报记者王彦 本报实习生刘天姣
作者:刘天姣 王彦
|
|